目前在家居板材行業流行的“無甲醛”概念,真的是指板材“不含甲醛”嗎?
歷時3個月,包括江西省消保委在內的全國29家消費維權單位,對地板與板材環保性能進行比較試驗,調查結果于近期出爐。
據悉,此次比較試驗活動共檢測了35個樣品,包括28個地板樣品(15個強化木地板和13個實木復合地板)和7個板材樣品。其中,7個板材樣品以市場上生產低甲醛或使用無醛膠的板材企業為主,28個地板樣品選自市場上比較暢銷、行業內綜合排名靠前的主流品牌。
號稱“無甲醛”,樣品卻測出微量甲醛
比較試驗結果顯示,35個樣品的甲醛釋放量達標率為97.14%,12個樣品的TVOC(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)釋放率達標率為100%。
此次抽檢的兩個標稱為“無甲醛實木復合地板”的樣品,甲醛釋放量要好于大多數其他實木復合地板,但由于原材料本身就含有甲醛,這兩個樣品也檢測出微量甲醛。
針對此情況,29家消費維權單位認為,利用消費者對甲醛的恐慌心理,目前一些生產廠家紛紛炒作“零甲醛”概念,以達到吸引消費者的目的。
從比較試驗結果可以看出,由于各原材料本身的甲醛及儲存、運輸的環境中含有甲醛等復雜因素影響,江西省消保委認為,地板和板材廠商應秉承誠信的原則,將“無甲醛板材(地板)”說法規范為“無醛膠板材(地板)”,以免誤導消費者。
“消費者在購買綠色環保產品時,關鍵要看準是否使用不添加甲醛的膠粘劑。”相關消費維權單位介紹,無醛膠粘劑本身不添加甲醛,像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大豆膠、淀粉膠、MDI改性膠和樹脂膠粘劑都是無醛膠粘劑
同時,相關維權單位表示,由于成本的原因,目前生產廠家使用量最多的是脲醛膠,占比大約70%—80%,使用脲醛膠是板材和地板的甲醛釋放量不穩定的主要因素。甚至于有些廠商為應付檢查只求短期達標,通過一些特殊化學處理手段,可以使板材短期內的甲醛釋放量很低。但板材的甲醛釋放周期為3年—15年,一段時間后,釋放量仍會回歸其正常水平,成為名副其實的隱形殺手。
“雖然達標率很高,但單個樣品達標并不意味著家居環保,疊加使用過多也有可能造成危害。”相關維權單位認為,家居環境的污染存在疊加效應,即很多產品,如果單獨拿出來可能符合國家標準,但是家居材料、家居產品疊加在一起后,整體室內環境就有可能不達標。
國標要求低,行業標準亟需統一規范
目前,不少家居建材產品宣稱達到E0級,或國外的環保等級,但實際上有可能是其某個型號、某一批次的產品達到了,并不代表其他產品都符合。消費者在購買時,需要看所購買產品是否有相應的檢測報告和權威環保認證。
相關維權單位表示,產品是否環保與板材原材料關系密切,板材的環保性與使用的膠粘劑息息相關。
據了解,目前,國內的人造板生產企業眾多,以中小型企業為主,產品魚龍混雜,標準多造成“就低不就高”,而環保標準亟需統一規范。
據了解,2001年出臺的《室內裝飾材料、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量限值》,已不能滿足消費者對綠色環保家居的要求。按照該標準的規定,在我國,地板達到E1、板材達到E2級標準即可被稱作合格板材,而環保級別更高的E0級只是出現在一些特定品類的標準中。
相關維權單位認為,此次檢測結果表明,60%的樣品甲醛釋放量能達到E0級標準。也就是說,單從技術角度來看,國內不少企業都能生產E0級板材和地板。然而,目前板材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E1級和E2級產品,這在一定程度上和國標要求低有一定關系。
“由于標準多、標準不統一,加之目前我國板材和地板企業實行企業送檢,這給一些不良企業制造了一個產品‘就低不就高’,宣傳‘就高不就低’的空間。”29家消費維權單位呼吁相關標準制定部門,建議規范標準、統一同類產品的檢測方法,提高標準環保等級,以順應綠色環保的大趨勢。
長期處在污染的空氣中,身體會受到嚴重的影響。從上述行業現狀來看,家庭裝修污染暫時在所難免,裝修之后長期通風和室內污染檢測治理都是很有必要的。
選擇凈元素進行室內污染檢測治理,見效快,不反彈,還您健康家居生活。